點擊數:25902023-04-26 00:00:00 來源: 惠州市華高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氣相色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色譜儀|直讀光譜儀|ROHS檢測儀|元素分析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鍍層測厚儀|水質分析儀
人造是科研中一個十分特殊的概念,其可以簡單的理解成人類模仿自然事物研制出的產品,而仿生學便是這一概念的一種衍生。但事實上,在眾多人造產品中,有一類產品非常特殊——生物材料。盡管我們可以模仿蝙蝠的捕食方式研發出聲吶,模仿蒼耳的傳播方式發明魔術貼,但是卻很難從根本上研制出與生物器官完全相同的仿生產品,例如我們的皮膚。
事實上,人造皮膚一直是仿生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它承載著未來醫療發展的期望,同時也象征著工業以及科研領域未來的可行方向。那么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人造皮膚的發展呢?這個答案有很多,但是如果選其中一個重點,或許會是“感知能力”。
眾所周知,觸感是人體的重要感官之一,借助觸覺,我們可以分辨物質的基本特征,甚至實現自我保護。但對于人造皮膚來說,沒有復雜的神經系統作為支持,想要實現觸感的還原,其靈敏度上的難題其實很難解決。
而就在最近,有報道稱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人造皮膚,這種皮膚在探測壓力方面的能力甚至比人類皮膚更強,而測試這種人造皮膚的機器人還能夠在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對聚合物、金屬和人體皮膚等材質進行分類。
據了解,該人造皮膚由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綿及離子液體組成,通過將兩份柔軟的導電織物連接到浸過離子液體的海綿兩端,讓皮膚表面成為電極,從而接觸并探究物質的能力。
此外,從科學家的介紹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這種“雙向響應”人造皮膚能夠像人類皮膚一樣,實現滾動翻看電子文檔等操作,并且能夠探測到正在接近的目標發出的不同信號。
目前,相關團隊正在嘗試讓人造皮膚具備辨別溫度等能力,并且它們認為,這種全新的材料可以為未來工業機器人生產以及電子產品的交互提供新的方案。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項技術的出現,或許為人造皮膚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